誠至信 網址1:www.chinaczx.com 網址2:www.xdyszzs.com
2017-01-18 08:53:00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
中國企業到底面臨怎樣的稅收負擔?世界銀行測算中國總稅率達68%的說法是否靠譜?最近,關于企業稅負的問題引發很多討論。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財政部前部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近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獨家專訪,陳述了他的觀點。
針對“曹德旺”的事情,樓繼偉指出要看到他所涉行業的特殊性。汽車玻璃制造業不適合長距離遠洋運輸,到銷售目的地投資是出于客觀需要。就該行業生產要素成本而言,美國的確有優勢,但是比較稅收負擔,不能脫離兩國稅制特點看問題。
不久前,世界銀行發布關于全球企業稅負情況報告說,2016年所有國家(地區)平均總稅率為40.6%,而中國總稅率為68%,對此,樓繼偉指出,世行測算的總稅率屬于微觀稅負分析,其指標范圍和數據的選取與通行算法差異較大,用這一指標作國與國之間橫向稅負比較意義不大。
他說,“比較稅負,關鍵看宏觀稅負,即總收入與名義GDP的比值”。如果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14、2015年我國宏觀稅負均為29%左右,如果計入國有土地出讓凈收益,宏觀稅負分別為30.2%和29.8%。
針對中國總稅率為68%,實際上業界甚至世行內部都認為有值得商榷之處。這項報告的數據采集人之一、普華永道中國稅收政策服務合伙人梅杞成表示,“由于各經濟體的產業結構、成本結構、發展階段、稅收制度傾向(例如側重企業稅還是個人稅)等因素往往存在較大差異,所得出的指數和排名只能反映各經濟體稅負的某一方面,未必代表各經濟體的全面情況。”
作為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的營改增試點政策設計者,樓繼偉說,當初預估綜合所有減稅因素的減稅規模為5000億元,如今官方數據顯示減稅力度超過5000億元,超出預期。而對于部分企業稅負“不降反增”,樓繼偉認為原因很多,其中比如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也是一大困擾難題。而中央正著力推進簡政放權,大力降稅清費并深化改革,這方面成效顯著,同時也還有很多文章可做。”
在專訪中,樓繼偉特別提到,企業家們的擔心,正是下一步降成本要努力的方向。本月13號,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受邀出席的4位企業家,3位都被總理問到了“企業稅費負擔”的相關問題。李克強隨后明確表示:今年要在降低收費等非稅負擔方面讓企業有切身感受,國務院要對此開展督查。
當天座談會有專家指出,政府將繼續推動減稅降費,但減稅的來源不是增加赤字,而是同步降低企業稅負和政府支出。
李克強總理說:“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從而為企業減稅降費騰出空間。這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個原則!”
關于這一話題,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進行了分析與評論。
朱青:首先,這種世界銀行的算法算出來的不是中國的稅收負擔,而是中國企業的稅收負擔。這種算法的分子是各種直接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但是不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分母是企業的利潤。世界銀行發布關于全球企業稅負情況報告說,2016年所有國家(地區)平均總稅率為40.6%,而中國總稅率為68%。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樓繼偉談到的,比較稅負,關鍵看宏觀稅負,即總收入與名義GDP的比值。世界銀行實際上比較的是企業的稅負,我們國家的稅收特點是企業納稅多,個人交稅少。因此我們可能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總稅負不高,但是企業稅負重,因為稅負都集中在企業。
世界銀行測算稅率包括了社會保險繳費。因為在國外很多國家,社會保險是被作為稅收管理的。在我們國家,過去社會保險這一項非常重,企業要交20%,個人要交工資收入的8%。美國總的社會保險費率是12.4%,個人和企業各交6.2%。在OECD國家,個人所得稅占整個稅收收入的26%,而2015年我們國家的個人所得稅在整個稅收收入中的占比不到5%,所以我們國家個人交稅的比重比較低,這也是導致現在社會各界爭論企業稅負重的一個原因。
第二,衡量一個國家稅收負擔的高低還要看一個指標,就是宏觀稅率,也就是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國的宏觀稅負到底有多高?關于這一話題,目前的爭論比較大。到底什么是稅收?首先,我們需要對中國的財政有一定的了解,在我們國家,自2014年以后,我們的四大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還有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這四大預算的收入是不是都交了稅?
按照這個統計口徑,2015年我們國家的稅收占GDP的18.1%,社會保險繳費大約占3.3%,加在一起大約是23%,但是國外基本上都在30%以上,特別是西歐國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誠至信財務咨詢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注:國家稅法、政策每年或有變動,實際應用請注意時效,仔細辨別謹慎對待。